上岗五台180立方不锈钢发酵罐发酵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供无菌环境、控制温度、氧气供应、搅拌及pH调节等条件,为微生物营造理想的生长环境,使其高效代谢并生成目标产物
上岗五台180立方不锈钢发酵罐
发酵罐的工作原理是为微生物提供无菌环境、精准温控、氧气供应及pH调控,使其高效代谢生成目标产物;使用方法包括灭菌、培养基加入、参数调控(温度、搅拌、pH)及过程监控。 1
无菌环境维持
采用密封设计及蒸汽灭菌,确保罐体、管道无杂菌污染,尤其对生物制药、食品发酵等敏感领域至关重要。
温度控制
通过夹套或盘管结构循环热媒/冷媒(如热水、冷水),维持微生物最适温度(如酵母菌25-30℃)。
通气与搅拌
需氧发酵中,无菌空气经搅拌分散为微气泡,增加气液接触面积;
搅拌还促进营养均匀分布和散热,防止局部过热。 1
pH调控
实时监测并自动添加酸/碱溶液,稳定pH值以保障微生物代谢活性。
特殊类型原理
气升式发酵罐:利用通气侧与不通气侧的液体密度差驱动环流,能耗低但需大量空气。 23
机械搅拌式发酵罐:依赖搅拌桨提供混合与氧传递。 2
预处理
清洗罐体并灭菌(蒸汽或化学方法),包括相连的空气过滤器;
检查密封性及传感器校准。 2
培养基加入
清除管路污水后泵入培养基,启动搅拌混合。
参数设置与监控
设定温度、搅拌速率、通气量、pH范围;
实时监测溶氧、泡沫等指标,必要时调整。
上岗五台180立方不锈钢发酵罐注意事项
液位需介于循环管出口与环流出口之间(气升式发酵罐);
灭菌时预热至80-90℃再加压,避免冷凝水稀释培养基。
关键总结:发酵罐的核心是模拟微生物自然生长条件并工业化放大,需综合调控物理(温度、搅拌)、化学(pH、氧气)及生物(菌种活性)参数